肝胆简介

/

01

/

肝介绍

人的肝脏呈楔形,棕红色(血液供应丰富),柔软而脆弱。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脏是人体最大腺体,最大实质性器官,也是新陈代谢最活跃器官,主要有分泌胆汁、解毒的功能,在胎儿时期担任造血器官。

/

02

/

胆介绍

胆囊位于肝脏脏面右纵沟前部的胆囊窝内,主要起着储存胆汁的作用,切除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胆囊与输胆管道(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总管)共同构成肝外胆道系统,控制胆汁流动。

胆汁呈黄绿色,味苦,由肝细胞分泌,其中无消化酶。胆汁分泌持续不断,受胆囊螺旋襞控制流入流出。

肝胆常见疾病介绍

/

01

/

脂肪肝

脂肪肝,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当人体摄入的营养多于人体所需并超出储存能力时,过剩的营养就会转化成脂肪,一部分在肝脏内沉积,如果肝脏没有及时消耗,脂肪沉积到一定程度就成了脂肪肝。

一方面,脂肪肝与摄入的营养量有关,肥胖人群就有较大可能有脂肪肝;另一方面,脂肪肝与肝脏消耗脂肪的能力有关,酗酒、部分病毒感染、特定药物等都会损害肝脏这一能力,从而形成脂肪肝。

仅仅是脂肪肝还可以逆转,可怕的是脂肪肝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肝炎、肝硬化乃至肝癌。其中酒精性脂肪肝转化的可能最大。

就肝病发病历程来看,脂肪肝是一个初步阶段,也有可能跳过这一阶段直接进入肝炎,处于这一阶段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可能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症状。

治疗方面最重要的是及时消除致病因素,戒酒、适当减肥等,还有补硒、多食用富含纤维、蛋白质的食物,减少糖和脂肪的摄入,值得注意的是过快减肥(禁食等)会损伤肝脏加重病情。

/

02

/

肝硬化

肝硬化,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不断恶化)、弥漫性(均匀分布,区别于肿瘤的占位性)肝脏疾病。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假小叶形成,正常肝小叶和血管遭破坏,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成为肝硬化。早期主要特征为肝肿大,晚期则肝脏缩小变硬,出现消瘦,贫血,蜘蛛痣,鼻、牙龈出血,紫斑,水肿,腹水,黄疸,肝疼,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发生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致死。

全球每年肝硬化死者达数十万,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20至50岁多见。我国肝硬化情形同样严重,就病因而言,大多为肝炎后肝硬化,其中乙肝导致的肝硬化最多,丙肝和酒精性肝炎次之。除了肝炎,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胆也会导致肝硬化。

以前认为肝硬化不可逆转,可近年来认为部分肝硬化也具有可逆性,也有一些肝硬化逆转的报道。总体来说,肝硬化的治疗是缓解肝脏的进一步恶化,维持肝脏的功能,治愈有较大难度,但早期仍有逆转可能,还是以预防为主。

/

03

/

肝癌

原发性肝癌(在肝脏最先癌变,并非从其它器官转移)是指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而坚硬不平,肋骨疼痛,腹胀,食欲不振等,晚期可见消瘦、出血、黄疸等症状

一是确认的因素,例如乙肝、丙肝、霉变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三者也是主要因素)等;二是很可能的因素,诸如糖尿病、遗传性代谢性障碍—α-抗胰蛋白酶缺乏、各种原因的肝硬化等;三是有可能的因素,诸如缺乏蔬菜摄入、口服避孕药、电离辐射、三氯乙烯暴露等。

在我国,肝癌是危害居民生命健康的前3位最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增加,肝癌的威胁依旧严重,部分地区发病率有所下降,预示着肝癌发病率的大面积下降有可能实现。

/

04

/

肝囊肿

肝囊肿是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全球肝囊肿患病率为4.5%~7.0%,仅5%需要治疗。

本病常多发,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肝囊肿。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又可分为先天性、炎症性、创伤性和肿瘤性肝囊肿,临床上先天性肝囊肿比较多见。肝囊肿多为先天性原因所导致,由胚胎时期胆管发育异常造成。小部分肝囊肿由创伤和炎症所致。

尽管肝囊肿治疗上并不困难,但进行手术就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人在饮食上吃得过于油腻,经常大鱼大肉,或经常吃一些油炸、辛辣等不健康食物,这都是导致肝囊肿的重要原因;其次要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肝囊肿疾病的预防,提升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最后就是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减少人身体内毒素的积压,进而降低肝囊肿发生的概率。

/

05

/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病人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常在B超检查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尚无证据说明其有恶变可能。

肝血管瘤为肝动脉分支的畸形表现,与门静脉关系不大,由许多大小不等的血窦组成。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HCH)最多见。目前发病率为0.4%~20%,尸检检出率为0.4%~7.4%,约80%患者为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40~60岁是发病高峰。有研究证明女性服用避孕药、雌激素和孕激素替代治疗与该病密切相关。超声检查是最常用诊断手段,其准确率高达70%~80%;MRI是最准确的确诊手段,其灵敏度可达95%。特异度接近%;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行肝脏穿刺活检。

目前对于肝血管瘤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方法尚未有统一的意见。肿瘤的大小已不是手术干预的标准,只有对于那些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发生并发症风险的患者才考虑干预治疗。至于采取何种方式,必须以安全、有效为前提,以患者最大利益化为目的,微创治疗是首选,但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以及射频消融也越来越成为我们的首选方法。

/

06

/

肝钙化灶

肝内钙化灶指在B超或CT图像上肝脏内出现类似结石一样的强回声或高密度影像,在20~50岁的人群多见,男女出现率均等,一般为单个钙化灶,右肝多于左肝,很少同时出现左右肝钙化灶。形成肝内钙化灶的病变很多,包括:①肝内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因素;②肝内慢性炎症或创伤;③寄生虫感染;④肝脏良恶性肿瘤和肝内转移瘤钙化;⑤先天发育形成,子宫内的胎儿有肝内钙化灶形成,常合并先天畸形,发现率为0.%。

肝内钙化灶是肝脏某些病变稳定或愈合后的一种病理改变,形成后即长期稳定存在。根据临床观察结果,病灶不会自行消退,也不会继续发展。因病灶多较小,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排除肝内胆管结石等肝脏其它病变,明确诊断后,一般不需要治疗,定期行B型超声检查,随访观察即可。只有明确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在发生胆汁淤积或化脓性胆管炎时才需要治疗,而且在处理肝胆管结石的同时应行病灶局部切除。

/

07

/

胆结石

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胆道感染是属于常见的疾病。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由于结石对胆囊黏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报告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

胆石症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术治疗(包括腔镜微创治疗)。另一种是非手术疗法,即采取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胆石症手术治疗可分为一般手术和微创手术。

/

08

/

胆息肉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是指胆囊黏膜局限性隆起性病变的统称,临床上常称胆囊息肉。它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病变,多数情况为胆囊腔内的良性占位性病变。从胆囊息肉的病理角度,在临床上将其分为非肿瘤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两大类,其中前者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后者多以良性腺瘤为主,恶性者主要为胆囊癌。胆囊息肉常常因其症状轻微,易造成患者延误,且目前认为它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之一。

胆囊息肉作为一种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占所有人群的5%左右,胆囊息肉多为良性病变,癌变及有癌变倾向的为6%左右。除了我国传统中医治疗的方法外,在西医治疗方法中,有传统的胆囊切除术的多种治疗术式——开腹胆囊切除术、L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失去了胆囊,改变了胆汁代谢的生理过程。对于功能正常的胆囊为良性息肉而被切除未免可惜。同时,胆囊切除术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亦应引起术者的高度重视,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PLG手术应持慎重态度。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现代医疗手段的发展,对胆囊息肉诊断的准确性与早期发现,开展微创保胆息肉切除术的方法不仅安全、创伤小,又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避免了胆囊切除术引起的不良影响,是PLG患者的又一选择。

参考文献:

1、《肝囊肿的治疗及预防》杨向

2、《肝血管瘤的治疗进展》马亮亮

3、《肝内钙化灶的识别》刘士敬

4、《胆囊息肉的诊治现状》王彬

图片素材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往期推荐

《世界肝炎日,你认识TA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jiapia.com/wjprybw/9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