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2893.html

前两年,网上一篇《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唤醒了许多年轻人沉寂的上进心。最近在朋友圈流传的《一百岁感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尽管最后被证实非杨绛先生所写,但这种经历人生百态、世事变迁的感悟,还是让很多年轻人视为心灵鸡汤抒发大彻大悟。

然而,正在打拼事业的年轻人,哪怕是事业征途上走进成功的中年人,都更应有一颗入世之心。年轻就要朝气蓬勃,追求事业的上升也必然会有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人只要一日未脱离现实世间,便一日须与人相处,与事相处,与物相处……我们身处俗世,不要在该喝酒的年纪谈修行。

古往今来,酒里留下了多少英雄豪杰的传奇,多少文人墨客的感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情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洒脱。鸿门宴、醉打金枝、武松打虎等历史典故,还有难得糊涂、有舍有得等人生哲学,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借酒壮胆,借酒说话。试问,如果不喝酒,又该如何去感悟?

一位老酒友写人生第一次真正喝酒的经历。30年前,在回故乡过春节的时候,好友相邀去家里吃饭。故乡的风俗是无酒不成席,客人们嚷嚷着开桌了,相互招呼着坐下后,才发觉自己面前的那只蓝边饭碗已经倒上了满满的一碗深红色的酒。在好友父亲的招呼下,随着大家一起端起碗来小抿一口,酒桌上的人便聊着喝开了,氛围暖暖。最后发现自己竟有半斤五加皮的酒量。

在中国,无论是大地方还是小场合,喝酒与社交似乎划上了等号。一个男人,如果不是天生的酒精过敏,就没必要克制喝酒。

大大小小的舞台上,我们可能有一半多的事都是在酒桌上敲定的。庆贺喜事,融洽气氛,真情感恩,消除隔阂,增进友谊,酒是最好的媒介。所以,我们的生活中一直有年夜饭、满月酒、婚庆酒、谢师宴、庆功酒、接风酒等等酒席。三杯通大道,真正会喝酒的人,不在于埋头品尝酒本身,而是以酒作桥梁,在喝酒的氛围中,相互之间增进了解,达成谅解,加深情谊,营造积极融洽的社会关系,为人生的道路添砖加瓦,为成功增加机会。

一个能喝酒的男人,如果不喝酒,就会在人际场合显得格格不入。一个男人,连醉酒都怕,连喝酒都不愿放开的人,别人为什么会相信你的真诚,又凭什么会真心对你?以酒交心,有时也是一种商场的潜规则。

一位浙江的老酒友尤其对北方的酒深有体会。九十年代初那会他在厂里跑业务,每次去北方的合作厂家,只要把酒喝好了,即便醉得不省人事,吐的一塌糊涂,只要把手续提前交代清楚,往往还没等酒劲完全消退,他所要的货都已经装上车皮发出了。那种场面,只要见过一次,没有不留下深刻记忆的。

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少家长在孩子上大学时严格不让喝酒,但参加工作后只是提醒喝酒适量。我们以酒入世,哪怕有时会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如果不历经饮酒入世的千般磨砺,世事洞察,又何谈出世的淡定与从容?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不要在该喝酒的时候谈修行。其实,喝酒让你更豁达、真实,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呢。我们不主张酗酒,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根本不关凡夫俗子的事儿,喝酒就是喝酒,与修行无关。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jiapia.com/wjppzff/1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