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嫩芽是一种食用、药用、观赏价值很高的经济植物,是我国东北林区特产的“绿色食品”和“保健食品”,其鲜品及盐渍加工品畅销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以林菜种植模式为代表的林下经济已经成为林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刺嫩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理活性等诸多优点,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刺嫩芽是东北地区著名的山野菜,有“山野菜之王的美誉”,日本人把它称之为“天下第一”山珍。一、生物学特性刺嫩芽,学名龙牙楤木Araliaelata(Miq.)Seem,又名辽东楤木,俗称刺老芽、刺嫩芽,五加科楤木属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龙牙楤木株高1.5米~6.0米,老皮灰褐色,小枝浅绿色,皮刺硬而尖,基部膨大,疏密,长短程度与树龄及生长环境有关,一般新枝较老枝刺长而密,阳坡较阴坡刺多。嫩芽上常有长达1.5厘米的细长直刺,少有皮刺稀少植株。龙牙楤木对光照条件的适应幅度较大,天然生长为中庸树种,幼期生长较慢且纤细。在全光条件下能够健壮发育,幼期生长高度大于林内10%~30%,地径粗度大于林内生长近一倍。龙牙楤木自然生长幼期不分枝,古有“高丈余,直上无枝”之说,林内植株分枝年龄约在10年以上,而全光条件下5年即可分枝。充足的光照促进了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物质转化。其根为肉质,多分布在土壤深度3厘米~20厘米之间。龙牙楤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顶芽膨胀,5月中旬展叶,5月下旬至6月上旬高生长开始,6月中旬至7月上旬高生长盛期,7月上旬初花期,7月中旬盛花期,9月上中旬种子形态成熟期,10月上旬落叶。二、野生群丛改造技术1,选地选择阴坡或半阴坡的中下腹,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龙牙楤木野生分布的阔叶或针阔混交林下,林分郁闭度0.1~0.6。2,清林保留龙牙楤木,清理非目的灌木,采取带状割灌,带宽4米~8米,茬高5厘米以下,保留带3米,将割下的灌木堆积于带两侧。3,整地对需要补植的地块春季或秋季进行穴状整地。4,断根4月中旬至5月上旬,选择直径2厘米以上的植株为中心,割除1.5米半径内的灌木、杂草,距目标植株基部半径为50厘米和厘米处分别断根,龙牙楤木根蘖能力很强,采用断根处理后可产生大量根蘖苗,可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的株数,根蘖苗数量控制在12株~16株以内为宜。5,截干龙牙楤木自然生长初期,顶芽对侧芽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龙牙楤木采取短截处理,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枝萌发,侧枝数量显著增加。顶芽采收后,在主干枝三分之一处截干,培育多叉枝条树冠,提高嫩芽产量。6,补植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对需要补植的地块补植。挖取野生植株具有潜伏芽的根段,剪截成长10厘米~15厘米,上剪口距芽1厘米~1.5厘米后进行补植;或选取1年生优质实生苗木进行补植。补植密度株~株/h㎡。7,摘心龙牙楤木2年~3年生幼苗生长较快,当年主枝干生长高度达1米左右时去除顶芽,保留顶芽附近的侧芽。摘心处理当年,主干上可发出2个~5个侧芽,侧芽当年生长长度1厘米~3厘米。8,除草补植当年要特别注意控制杂草,龙牙楤木茎段中空,髓心较大,或由于木质化不良等原因,易造成生理干旱,导致部分主茎枯死,而由根蘖苗代之。杂草会影响根蘖苗的发生和正常生长,易造成植株已枯死不必再管理的假象。补植后2年内,每年5月至7月进行2次~3次除草。9,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病害为叶枯病与褐斑病;主要虫害为蛴螬、蝼蛄等;主要鼠害为棕背鼠、田鼠啃咬树皮。病害防治采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预防,发病期可采用3-羟基-5-甲基异恶唑、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恶霉灵、代森锌)等杀菌剂防治,7天~10天喷施一次,连续使用3次~4次;虫害与鼠害防治采取人工捕杀,或摆放容器毒饵,诱杀结束后,将毒饵移除。三、发展前景龙牙楤木味道鲜美,久负盛名,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多种矿物质元素。现代生活中居民的饮食水平不断的提高,营养保健尤为重要,随着人们对餐桌食材的更高追求,“绿色健康”的龙牙楤木等山野菜逐渐脱颖而出,作为一种优质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龙牙楤木倍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日本对龙牙楤木人工栽培已形成一种产业,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盈利栽培并选育出了无刺品种,我国对发展、保护野生经济林认识逐年提高,开发利用龙牙楤木于医疗卫生事业、工业、加工行业前景广阔。我国野生龙牙楤木资源主要分布区域为黑、吉、辽省份,生长在山区、林地区域中,绿色健康无污染,分布零散、生长量小、采收期短等因素则更加促使了这一山野菜炙手可热。采摘现有的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对野生群丛改造,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的植株数,培育多叉枝条树冠,提高嫩芽产量,扩大野生资源,可用于人工促进更新,也可提供优质苗木,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捷径。加大对龙牙楤木资源的保护力度、宣传力度,通过育种、苗木培育、经济林的营建等促进龙牙楤木资源健康发展,同时做好相对应的科普宣传工作,力求保护与开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专家简介谢晨阳,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副研究员,省级科技特派员,主要从事经济植物栽培、标准化制(修)订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开展了五味子、刺五加、龙牙楤木等林下植物资源评价、栽培技术的研究,参与制(修)订各类行标、地标10余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来源

黑龙江林业报

作者

谢晨阳

责编

王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jiapia.com/wjpsltx/11243.html